一、公交车人数变化问题
- 乘车人数动态计算
- 题目:公交车上原有13人,到站后下车3人,又上车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列式:13-3+7=17(人)
关键点:注意“下车”用减法,“上车”用加法
- 两次下车问题
- 题目:公共汽车里原有45人,第一次下车18人,第二次下车人数和第一次同样多,车上还剩多少人?
步骤:①计算总下车人数:18+18=36(人);②剩余人数:45-36=9(人)
易错点:需两次减法或合并计算减少量
二、停车场车辆增减问题
- 车辆进出综合计算
- 题目:停车场原有9辆汽车,开走4辆后又开来7辆,现在停车场有几辆?
列式:9-4+7=12(辆)
解析:先减后加,注意“开走”与“开来”的运算顺序
- 逆向推算原数量
- 题目:公交车到站后先下车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12人。原来车上有多少人?
逆向列式:12-3+5=14(人)
思考逻辑:通过结果反推初始值,培养逆向思维
三、出发时间与行程问题
- 时间推迟计算
- 题目:原定8点出发的校车推迟1小时,实际几点出发?
答案:8点+1小时=9点
生活衔接:结合钟表整点识别知识(如分针指向12)
- 行程分段计算
- 题目:小明家到学校需先走10分钟到公交站,再坐车15分钟,全程需要多少分钟?
列式:10+15=25(分钟)
拓展:可延伸为比较不同交通工具的用时差异
四、易错题型强化
- 隐藏条件问题
- 题目:每辆出租车最多坐4人,6人需要几辆出租车?
解析:6÷4=1(辆)余2(人)→ 需2辆
陷阱提示:剩余人数需另加1辆车,非直接四舍五入
- 综合应用题
- 题目:地铁进站时,原有7人等待,进站后下去5人,上来8人,此时地铁内有20人。问进站前地铁上有多少人?
列式:设进站前有x人 → x-5+8=20 → x=17
方法:引入简单代数思维,用括号表示未知数
学习建议
- 实物模拟:用玩具车或积木模拟车辆进出,直观理解加减变化
- 错题归类:整理“两次增减”“逆向计算”等高频易错题型反复练习
- 生活实践:记录家庭出行时的乘车人数、时间等数据自编题目
变式练习:将上述题目中的数字替换(如将“公交车13人”改为“校车25人”),或转换场景(如“停车场”改为“自行车租赁点”),生成新题巩固同类考点。
来自圈子: 东风广场学霸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