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 复合场景类排队问题 例题及解析,综合方向变化、人数增减、位置互换等多元素训练逻辑迁移能力,部分题目结合生活场景扩展: 一、方向变换与增减人数结合类
- 题目:
公交车站有8人排队,乐乐前面有3人。公交车到站后,有2人下车,又有4人上车排在队伍末尾。此时乐乐前面有几人?队伍共多少人?
解析:
- 原队伍:乐乐位置为第4位(3+1),总人数8人。
- 下车后:总人数变为8-2=6人,乐乐前面减少0人(下车的是后面的人),仍为3人。
- 新增4人:总人数6+4=10人,乐乐前面仍为3人。
二、跨场景位置互换类
- 题目:
小朋友排成两列:
- 第一列:小明在第2位,后面有5人;
- 第二列:小红在第3位,前面有4人。
若两列合并,小明在小红前面,合并后小明排第几位?
解析:
- 第一列总人数:2+5=7人,小明在第2位;
- 第二列总人数:4+1+(小红后面人数未知)→ 题目中仅需小红位置,合并后小明在第二列前,总排位需根据实际合并情况推算。
三、结合日期与人数变化类
- 题目:
周一至周三每天有5人排队领书,周四因下雨只来了3人,周五人数是周四的2倍。这一周共有多少人排队?
解析:
- 周一至周三:3天×5人=15人;
- 周四:3人;
- 周五:3×2=6人;
- 总人数:15+3+6=24人。
四、遮挡与中间位置推理类
- 题目:
队伍被树挡住一部分,只看到前面5人和后面4人。已知小华在队伍正中间,队伍共有多少人?
解析:
- 可见部分:5+4=9人,遮挡部分至少1人;
- 中间位置需满足总人数为奇数,最小符合条件的总人数为 5+遮挡+4=10(不成立),实际需调整遮挡人数使总人数为奇数。
五、动态调整优先级类
- 题目:
图书馆借书窗口有10人排队,突然有3人因紧急情况优先办理。原队伍中,小丽排第6位,调整后小丽排第几位?
解析:
- 原队伍:小丽第6位;
- 新增3人插队:小丽位置后移3位,即第6+3=9位;
- 总人数变为13人,但实际优先级问题需明确插队位置(通常插队到最前)。
解题技巧总结
- 画图辅助:用圆圈或积木模拟队伍,标注关键人物位置;
- 公式迁移:
- 总人数=前段人数+后段人数+自己;
- 倒数位置=总人数−顺数位置+1;
- 动态调整:人数增减时,先计算总人数再定位。
通过多元素复合练习,学生可逐步掌握排队问题的核心逻辑,避免单一题型固化思维。
来自圈子: 东风广场学霸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