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PKVPK竞赛网 首页 综合课 查看内容

有能耐的家长不需要打骂,5个方法让孩子乖乖听话

2021-7-21 17: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6| 评论: 0

摘要: 实际上,“打骂”孩子是一种方式,目的是“控制”,而过多的使用“打骂”这种行为无异于“厌恶疗法”——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把孩子的“问题”压制住了,之后的反复只会更厉害。打骂简单易行,不需要太费脑子,只要体 ...

        实际上,“打骂”孩子是一种方式,目的是“控制”,而过多的使用“打骂”这种行为无异于“厌恶疗法”——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把孩子的“问题”压制住了,之后的反复只会更厉害。

        

        打骂简单易行,不需要太费脑子,只要体力有优势即可。一种方法如果操作简便又见效快,就会形成习惯,就算情况没严重到该动手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抡起胳膊。但是身为施教方,习惯采取某种教育方式是比较可怕的,这意味着忽略孩子间的差异,忽略具体情境的差异,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教育是一门科学,孩子身上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必须对症下药。就拿“不听话”来说,在问“能不能、该不该打骂”之前,应该先问“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他是不听谁的话?还是谁的话都不听?讲话的人是不被孩子喜欢吗?还是讲的没道理?把所有的为什么都摸清了,再来谈该采取哪种方法。

        

        1.控制自己的情绪,承认孩子的脾气

        我们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及教师的一个弊病。父母打着爱的名义,用父母的权威,期待孩子能够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执的坚持或者犯了小错的时候,就去威胁吼叫。

        孩子在情绪激动时,听不进任何意见。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当孩子耍性子不听话时,可以尝试着说:“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生气?”“你现在是不是有点不满?”也就是替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

        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得正确表达、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当他们感到心情不悦时就会闹别扭。如果家长能帮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一来,孩子会感到被理解、被关心,随之机会会不少;二来,这也教会了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的耍性子。

        

        2.不打不骂,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

        面对怎么说都不听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是很多父母惯用的套路。

        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

        再敢顶嘴就打你屁股。

        “狠话”一出,因为畏惧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但是,这个“大招”不能长期使用。使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说什么。

        ☞ 孩子在2岁前还处于原始感觉系统,此时如果想让孩子“听话”,“重复指令+坚持+冷处理+制止不当行为”,就可以让孩子听话,但前提是你的行为模式必须始终如一。

        ☞ 3岁后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就可以讲道理,简单的代入,因果,都可以理解并接受,这时与孩子“协商”就变得有必要且有一定效果了。总之,孩子年纪越大能力越高,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或者能感受到的运行规则就越多越复杂,此时再对孩子进行“打骂或狠话威逼 ”也就越来越不合适。

        

        3.简单干脆地要求孩子怎样做

        对孩子提出要求一定要干脆而坚决,不能拖泥带水。唠叨只会让孩子由最初的内疚不安转变为不耐烦。当不耐烦随着被说的次数以几何倍数增加时,孩子就会产生“对抗”心理。说得越多,孩子就会用“不听话”来报复父母。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不是唠唠叨叨的吗?

        这孩子怎么都喊不动? 我都说了一万遍,你怎么就不听? 上学要迟到了,催了十遍八遍的,怎么还这么磨蹭? ......

        同样是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不如就用一句话:给你5分钟收拾,我看着你做!

        

        4.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我们在大声斥责孩子的过程中,情绪会变得非常激动,于是常常借着孩子这次的错误长篇大论,甚至把孩子之前的旧账翻出来。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好某件事情,一种方式是:

        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自己不知道自己做的不好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重新做这件事情!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玩手机了。

        

        5.给坏行为一个替换方案

        在孩子好动的年龄,以限制孩子的自由的方式让孩子听话,永远不是一个好办法。

        天天刚会走路的时候,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从椅子爬到桌子上。这时,我说,“嗯,你想爬桌子啊,但桌子不是用来爬的,我会担心你摔下来。我们换一个安全的地方去爬和跳,你觉得哪里合适呢?”而不是,“又爬又爬,你这个孩子皮的不得了,赶紧下来!”

        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替换方案。孩子也许并不是想爬桌子,她只是想“爬”,那把她的注意力引导到可以爬的东西上。其实,大多数孩子被这样问责时,往往很蒙圈,还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哪了,更别说如何改正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斥责、逼问都是无益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提供一个选择:“你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看你的电视,但是接下来一周都不能再看了;第二,你现在关掉电视来吃饭,以后每天还是能看半小时。你选一个吧!”如果你可以试图理解孩子,而不是改变孩子,那么育儿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上一篇:“低级快乐”易使孩子沉迷, 怎样让娃体验高级快乐?下一篇:孩子越管越叛逆,打骂只会适得其反,不如试试“鱼缸法则” ... ... ... ...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 多年后,班主任才敢告诉你的小学真相

    多年后,班主任才敢告诉你的小学真相

    8 人关注

  • 你信不信,小升初这几件事没抓好,到初中每晚都得熬夜到十二点! ...

    你信不信,小升初这几件事没抓好,到初中每

    7 人关注

  • 每日技巧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母题解题大招

    每日技巧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母题解题大招

    13 人关注

  • 老教师梳理: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母题分类训练,举一反三必练 ...

    老教师梳理: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母题分类

    10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怎么抓成绩?数学主要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一年级数学怎么抓成绩?数学主要培养孩子哪

    8 人关注

  • 为什么初二是中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

    为什么初二是中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

    10 人关注

  • 数学老师: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核心母题),吃透赢在起跑线 ... ...

    数学老师: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核心母题)

    12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总复习,直击考点

    一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总复习,直击考点

    18 人关注

  • ‌数字间隔问题解答步骤

    ‌数字间隔问题解答步骤

    9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之间问题”专项训练

    ‌一年级数学“之间问题”专项训练

    12 人关注

客服热线
137-1807-5123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8号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2楼

PKVPK是一个服务学生群体,集文化、体育、思想赛事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专注于激发孩子们在文化、体育、思想领域学习的内驱力,帮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霸!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PKVPK竞赛网 ( 京ICP备17030914号-1 )

GMT+8, 2025-5-10 06:05 , Processed in 0.093701 second(s), 20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