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说过: “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孩子的前途,不仅拼自己,更是要拼父母。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会在教育这件事上偷懒,只会用心管住孩子,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复旦教授钱文忠曾坦言,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 家长管住以下6点,就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1.管住磨蹭:治愈孩子拖延成性 在家长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10个孩子9个磨蹭,还有一个根本就没在听你说什么。 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孩子做事却越来越磨蹭,做什么都慢吞吞的。 如果家长不问不管,那小时候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有位心理专家说: 拖延症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孩子难以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甚至产生自责、自我否定、低自尊、焦虑、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家长对于孩子做事磨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 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断催促的家长,家长应避免催促,用鼓励代替催促。 教育引导时,不妨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给孩子一点点时间。 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建立时间规划能力,让孩子学会遵守时间,孩子定会以最大的速度前行。 2.管住懒惰:端正孩子学习态度 懒惰的孩子专注力差,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这样的: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做作业时还没写一两行就不耐烦了,常常敷衍了事; 把课本一扔,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家长说什么都当听不见…… 曾国藩有句名言: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孩子懒得学习,懒得做作业,懒得思考问题,那将来能优秀到哪里去呢! 家长要想孩子将来有出息,一定要管住他的懒惰。 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别代劳、别干涉。 制定规律的学习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每天按照计划去学习和生活。 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任务,家长要适当给予鼓励,即使做得不好也别吝啬你的鼓励。 3.管住习惯:协助孩子形成自律 每当谈起孩子自律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自己能够自觉,不用父母督促。 但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为他爱玩,不爱学习,天生就不懂得自律。 自律是来自他律,孩子的自律不是靠说教出来的,而是必须管教出来的。 父母正确的管教与引导,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律是什么,而从小培养孩子好习惯,才是培养孩子自律的关键。 正如一位名校妈妈所说: “孩子需要首先养成的是机械习惯,因为机械习惯带来的好结果,让孩子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再和孩子谈自律的重要性。” 管住学习上的习惯:上课专心、作业认真、预习复习、积极思考、善于提问。 管住生活上的习惯:课外阅读、遵守时间、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参与家务。 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家长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抓住这一黄金期。 4.管住规矩:重视孩子良好行为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该说就要说,该立规矩就要立规矩。” 立规矩这件事,不能觉得孩子还小,家长就可以完全不管的,到时候孩子变成了熊孩子,父母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在最该给孩子立规矩的年龄,家长不要不舍得,没有规则的爱对孩子只会造成伤害。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 家长越是爱孩子,就更要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大人。 确立明确的要求,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动摇规矩和要求。 立规矩时,如果孩子犯错或是做不到,那么就应有一定的惩罚,反之则应表扬孩子。 立规矩需要父母教养原则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父母言行的一致性,绝不能前后矛盾。 5.管住依赖: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开始了认识自我,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依旧未变。 总是替孩子事事包办,使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来完成,缺乏独立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自己无微不至地对孩子进行照顾,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行动力,极度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真正的教育,应是父母学会放手。 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 家长与其费尽心思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其自主发挥。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急着帮忙,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学着解决问题。 6.管住欲望:教会孩子延迟满足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忙于工作、努力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只要孩子有任何想要的都尽量满足。 殊不知家长无休止的满足,养大的不是孩子的眼界和胸襟,反而是孩子的任性和欲望,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碌碌无为。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是有责任和义务狠下心来管住自己的孩子的。 不能事事满足孩子,要让孩子明白,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要付出才能有收获,让孩子学会付出和珍惜。 不该满足的时候尽量不要满足,并给出拒绝的理由,说服孩子。 用坚定的态度回应孩子的要求,做到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正确的延迟满足,是让孩子明白世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同时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后给他翅膀。” 为人父母始终要记住,严管孩子,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请家长做一个“狠人”。 越“狠心”管教,孩子将来越感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