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看到有学霸的家长分享辅导孩子学习的经验,这些家长都非常地“凡尔赛”,没有给孩子辅导过什么,孩子自己就知道去学习,也没有去过补习班,孩子回家就爱睡觉。听起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学习非常费劲,补习班上了一大堆,成绩进步只有一点点,尤其是语文,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阅读环境,又是书房,又是整面墙书柜的打造,孩子在语文学习上也没有起色。家长们就会认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是有天赋之分的,我们家孩子没有天赋,家长白费力。真的是这样吗? 老师的执教生涯中,虽然没有遇到过轻轻松松就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但在好成绩的背后,不是家长的全力付出,就是孩子苦学十二载,一直在和自己的学习问题做斗争,没有谁能在学习这条路上走捷径。就算是有天赋的孩子,不需要补习,也是在其他学习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那么语文学习到底要不要补习呢?老师想从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方向出发,给家长一些建议和参考。我的一位学生,确实在小学阶段没有补习过,在阅读积累上,他的表现也不是特别的热情。但是语文成绩不差,小升初的时候,以99分接近满分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 在和他的家长沟通后得知,虽然家长没有强求孩子阅读,但是在阅读积累的练习上,这名学生也从没有放松过,做好了阅读的积累,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才能在中学阶段不掉队。凭借过硬的语文基础,又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用家长的话说,并不是孩子运气好,只是在小学阶段,我们做好了在语文学习习惯、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上的准备,才保证孩子这一路的学习,能够跟得上老师的节奏,没有补习,是我们知道语文基础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考点来自课文的学习方向。当然,做到了这一点,也只是保证孩子在语文考试上不吃亏,想提高综合语文素养,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希望以下3个语文学习习惯,我们家长能够帮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建立好。 1、学会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在阅读习惯、写作练习等好习惯之前,上一年级以后,最先要具备的好习惯就是学会认真倾听,听得懂老师说的话,这是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听得懂是获得学习知识点、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在升入小学后,和孩子讲得最多的就是要听话,可是怎么听话?是不是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照着去做?上课的时候,所有的话都要听,对于孩子还说,一年级阶段的学生是很难处理这么多信息量的。所以关于倾听能力,也是家长会经常忽略的,但这个能力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习惯,那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真倾听的能力呢?这关系到专注度和信息提取。 家长在日常场景对话中可以和孩子这样练习,比如要求孩子:请你到书房找出某一本书。这个指令有地点和具体的事物,所以在3-4岁的时候,可以多和孩子有这样的对话练习。到了上学前,我们还可以把日常对话的难度增加一些,如:请你到书房找出某一本书,并拿到书桌上,用红色的笔在第几页画一个标记。在这样一个长句子中,有很多信息需要孩子去处理,地点,细节,这些事必须专注去听才能记得住。通过这样的日常对话练习,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当然也可以加强对话的内容,丰富形式,如:拿某一个吃的,到厨房,用什么工具,剪开包装之类的指令式对话。 2、建立语文思维很重要 和倾听能力一样重要的是语文思维,语文思维是什么?就是要学会思考,建立一个思考的习惯。家长们会觉得很困惑,思考什么呢?是看书的时候思考?还是学习的时候思考?其实,思维逻辑是决定我们是否能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我们在阅读中,预习过程中,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否能在发现问题以后,会先自己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什么?我自己是如何理解的?这个过程哪怕是没有答案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专注度,会去针对问题考虑一些问题,再作出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所以动脑筋是语文学习中非常宝贵的学习品质,建立语文思维,就是要会提问题。我们在课本中,通过对语文学习园地的学习,就可以看出,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一年级的单元练习中,就有明确的指导:请你说一说,请家长和孩子说一说,对这幅图,对这个事,你会怎么办? 我们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其实也是帮助同学们建立语文思维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语文非常关键。阅读理解中的问题,就是有针对性的考点问题,如果我们建立了这样的语文思维,在答题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难了,就能轻松应对。即使我们不去补习语文,不去所谓的阅读理解训练班学习公式和答题的套路,我们在小学阶段,建立好了语文思维,指导如何理解文字,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能很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3、养成阅读和写作练习的习惯 我们家长在阅读辅导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必须读。把阅读当成是学习的任务,读什么书,完成怎样的读书笔记,达到一个语文学习的目标,甚至是阅读打卡,这样的阅读练习,并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相反是一种学习的负担。不是很爱阅读的孩子,是对阅读没有兴趣,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字,这个时候家长强行去派发阅读的书单,要求孩子在暑假,必须把这些书都看完,这个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家长还是会这么做呢? 因为习惯了把阅读的数量当成是阅读的质量,孩子在暑假阅读了50本书,好像就能打通了阅读的通关秘籍了,开学就能提高阅读能力,这只是家长的幻想罢了。真正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是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长期坚持阅读,家长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写的,主动去练笔,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有阅读的输入,才有写作的输出,所以这个习惯还是需要家长的帮助。关于从不补习,也不是很爱阅读的孩子,却能保持语文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原因,大家都清楚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