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必须要前倾,并且要往下沉,优秀资源,我们希望能够更多放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这句话是马云在2017年乡村教师起航典礼上的致辞里所说的一句话。但许多家长会疑惑,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孩子越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高。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根据一个孩子三岁时的脾气秉性就可以预测到这个人老年时的行为和心理。一个孩子七岁左右的行为习惯,就能预测出整个童年时期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指7-12岁这个阶段。 虽然现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能改善,但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3-6岁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人脑的硬件是分三个阶段形成的,第一阶段0到3岁,第二阶段4到13岁,第三阶段14到20岁,但70%的硬件是在3岁左右的第一阶段形成的,所以3-6岁这个阶段是关键。 根据儿童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遵循发展规律,健康成长,3-6岁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了解它。 从孩子3岁开始,父母把这几件事做好,比孩子上10个兴趣班还有用 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父母应该在锻炼孩子不同能力的同时,做好以下三件事,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一、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3-6岁是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做好一切。带孩子多做运动,可以加强孩子的抵抗力,相应的孩子的身体肌肉也会更加有力量,更有助于孩子七大觉的发展。 这将相应地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以及大运动技能。想想我们小时候,满街跑,爬树、爬墙,等等,均不在话下。 但由于今天供儿童锻炼的空间较少,许多儿童缺乏锻炼的机会,父母更需要经常带孩子去锻炼。孩子的感觉通道是开放的,这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会很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全家人可以跑步、打球、玩游戏等等。 包括孩子在上小学和幼儿园的时候,如果面对被人欺负的情况,身体有力量就完全不用担心会被欺负了。多多锻炼,也不会生病,免疫力也会提高。 就连李玫瑾教授也强调,孩子4岁开始就要练起来!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提高孩子的逆商,也就是抗挫折能力。 事实上,在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许多人都遭受过挫折。我们都知道,吃点苦是好事,但随着今天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 就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为孩子做好了一切,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不需要经历挫折,所以孩子们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 因为一点小问题,心理承受不住就跳楼,自杀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自己解脱了,但给家长留下的是无尽的悲伤。所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刻不容缓。 父母首先从自身做起,慢慢淡化自己的“控制欲”,不要包办一切,该让他们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该让他们自己动手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 其次,给孩子树立信心,但要分清楚自信和自满。家长一定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自己的孩子 三、做好性格培养,情商启蒙 3-6岁不仅是大脑的黄金时期,也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情绪处理方面,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潮湿的水泥期”,简而言之就是孩子在这一时期的情商就像湿水泥,可以改变形状。在这个时期给他灌输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思想。 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情商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3-6岁进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想要提高孩子情商,父母除了可以言传身教以外,建议可以借助一些情商启蒙绘本,也可以帮助家长达到教育的效果。这套关于《儿童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的绘本》。这套双语图画书帮助孩子们学习独立、勇气和自信,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习惯,这在他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这对父母启发孩子的思维也非常有用。 这套书为0-6岁的儿童编写了10卷,分为十个主题:自信、自我发展、勇气、礼仪和管理情绪。它教导儿童处理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嫉妒、愤怒、沮丧和无助。帮助儿童纠正人格问题,如害羞、低自尊、缺乏视角、回避问题和害怕失败。 孩子的性格影响他们看待世界的不同,并决定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