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暑假已经走入了尾声,还有不到两周就要开学了。 但是不少孩子还在昼夜颠倒、整日疯玩、沉迷游戏…… 别说为开学准备了,连暑假作业都还扔在一边。 家长们此时一定要督促孩子及时收心调整。 作为班主任,总结了以下五个暑假收心建议,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尽快做好开学准备。 1、调整作息,迎接开学 暑期没有学校的强制要求,家长们也忙于工作,导致很多孩子都习惯晚睡晚起。 突然开学导致的作息骤变,堪比跨国“倒时差”。 如果不提前调整,很可能会引起“开学综合征”。 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精神萎靡、无心学习。 建议:中小学生晚上休息时间尽量在21~22点之间为最佳。 7点之前起床,7~8点之间晨练和吃早餐。 家长们一定要提前为孩子调整作息,督促孩子早睡早起。 尽量以身作则,与孩子作息保持一致,戒掉熬夜习惯。 循序渐进,逐步向学校作息靠拢。 2、收尾作业,查缺补漏 完成暑假作业是孩子们假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 有的孩子提前完成了作业,用余下的时间进行兴趣特长的钻研。 也有不少孩子,已经临近开学,却还有不少作业纹丝未动。 家长们一定要现在开始,抓紧督促孩子尽快完成暑假作业。 未完成的作业,协助孩子规划,明确每天至少要完成多少。 避免临时抱佛脚,熬夜补作业、抄作业的现象发生。 与孩子一起检查每一科的暑假作业清单,提醒孩子不要遗漏。 抽检孩子已完成的暑假作业,杜绝敷衍、乱写的情况,及时重写、补写。 有疑难的题目,协助孩子解决,或者用难题、错题本进行记录,开学后询问老师。 3、沟通总结,扬长避短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完成作业任务,只是表面上的行动。 适时反思总结,方能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家长们应当在开学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总结反思的沟通。 一起聊聊这个假期的经历、收获、成长以及错误、不足。 如果单纯聊天感觉内容太零碎,可以帮孩子通过文字形式进行梳理。 梳理后,让孩子自己抒发体会,锻炼思考、表达能力。 家长们则要提出建议,表扬好的想法、做法,对错误的加以纠正。 只有掌握了学习进步的正确方法论,才能让一切事半功倍。 4、准备新文具,营造仪式感 村上春树说:“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让人更专注地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学习是艰难、乏味的,在新学期来临前,为孩子创造一些开学的仪式感,能让孩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为孩子购置一些新文具,如新书包、新本子、新笔等。 再根据新学期的学习需求,购置一些新书本、新练习册。 这能有效营造新学期的学习氛围,优化孩子的学习体验。 要注意的是,务必根据实际需求购买,避免攀比和浪费。 如果旧文具还能使用,但不适配学习需求,可以赠送给有需要的亲友或捐赠给慈善机构。 5、制定新计划,设立新目标 孔子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方能运筹帷幄。 新的学期之前,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 确认新学期的学习重点、技能提升重点。 如语文阅读理解不好,就计划每天多做一篇阅读题。 如字迹不好,就计划每天写1~2篇字帖。 确认学习计划的同时,也要明确目标。 如语文成绩提升到优秀级别、英语词汇量达到500个等等。 在设立计划、目标后,还可以设置奖惩,让孩子更有学习动力。 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完成了千千万万个小目标,才有可能完成人生的最终目标。 在完成这五个收心建议的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 ①允许适当缓冲,循序渐进 常有人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 暑期已经过去40多天,不少孩子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 家长们要意识到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给孩子一点缓冲时间。 剩下的两周,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切勿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②亲子充分沟通,协力调整状态 在进行开学调整的过程中,不能是家长单方面的要求。 一定要在于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只有孩子自己也认可,这种调整才是切实有效的。 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多指引、多鼓励,切忌苛责、打骂。 ③多聊学校话题,提前进入状态 开学前两周,家长要开始引导孩子关注学习。 逐步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外出玩乐的时间。 日常的聊天话题,也要从出游、玩乐转变成学校、同学、老师。 关注学校开学计划和其他同学的动态,让孩子有一定的紧张感。 ④家长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氛围 大部分家庭在暑期里都很放松,一家人都懒懒散散。 临近开学,家长一定要调整家庭气氛,杜绝懒惰、散漫的情况。 以身作则,放下手机、远离电脑、早睡早起。 同时,为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期间不要打扰。 ⑤注意防疫安全、饮食安全 除了学习方面,家长们也要全力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 配合学校的防疫要求,及时上报孩子健康状况。 同时,调整孩子的饮食,减少零食、饮料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天然食品,多加锻炼、增强免疫力。 提前收心、做好计划,才能让开学更加顺利、舒畅。 希望所有家长能够重视开学前的准备,让孩子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