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PKVPK竞赛网 首页 综合课 家 长 查看内容

如何养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关键看这一点

2021-8-22 15: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 评论: 0

摘要: 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总是希望孩子积极乐观,但遗憾的是,身边很多小孩都有着悲观消极的心态。 有位粉丝曾经留言: 学校举办文艺汇演,老师喊女儿报名参加,孩子第一反应是“我不行”、“我做不了”,在老师的再 ...

        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总是希望孩子积极乐观,但遗憾的是,身边很多小孩都有着悲观消极的心态。

        有位粉丝曾经留言:

        学校举办文艺汇演,老师喊女儿报名参加,孩子第一反应是“我不行”、“我做不了”,在老师的再三劝导下,女儿参加了团体舞蹈,在多次练习中,最后表现得很不错。

        遇到困难或尝试新鲜事物时,拥有消极心态的孩子,就像这样容易表现出畏难和退缩心理。

        消极心态还表现为:

        对生活失去信心,丧失理想与信念,生活目标不明确;

        对自己降低要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意志衰退,精神不振,伴随着失望、丧志、抑郁、颓废等不良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心态可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状态,不利于思维活动的开展,不利于接受知识,也不利于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积极乐观的孩子则相反,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现状。

        我曾经看过一个7、8岁的孩子在拼积木,站起来时不小心弄倒了小桌子,积木散了一地,孩子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头,又很快地恢复镇定,他抬起头看看墙上的钟,重新坐下来:

        “还有时间!可以重新拼好!”

        

        这样的小孩是很令大人欣慰的,他们心理更有弹性,复原力更强,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可以习得的,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误中不断锻炼出强大的内心。

        想要培养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最关键的一步是要正确看待成长中挫折,在挫折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01

        孩子消极的思维习惯

        往往来源于父母的灌输

        我很喜欢一句话: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错,请在童年尽情犯错。

        挫折对于孩子而言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成长就是在大大小小的挫折中缓慢发生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只关注挫折带来的失败感、无力感,其实它也有积极意义。

        遗憾的是,为人父母,我们有时候比孩子更害怕面对失败。

        有两位妈妈同时在教孩子骑自行车。

        一位妈妈刚开始很有耐心,孩子很害怕,歪歪扭扭总是骑不好,最后妈妈也生气了:“你怎么那么笨啊,这都不会!大胆骑,又摔不坏你!”

        另一位妈妈,看孩子摔伤了,哭得伤心,干脆抱起孩子回家:“算了,我们不学了!长大咱学轿车去!”

        两位妈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都没能让孩子成功战胜挫折,她们传递给孩子同一条讯息,那就是:你没有能力学会骑车。

        最后让孩子陷入“我真的很没用”、“我不行”、“我从来就没有做成过一件事”的自我否定中。

        每个孩子遇到挫折时,情绪几乎都是消极的。完成从消极到积极的心态转变,父母的心态和表达至关重要。

        美国作家马丁·塞利格曼写道:“悲观的孩子认为坏事是来自自身个性上的缺点,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坏事是心情及其他短暂、可改变的状态。”

        拿孩子学车这件事举例,正确地做法是向孩子解释:“每个人学车都会经历跌倒的过程,这是正常的,只要坚持练习就一定能学会。”

        如果父母对待挫折是积极的,并向孩子指出这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孩子就能从消极的情绪中挣扎出来:“我可以做得更好。”

        积极乐观的思维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

        

        02

        想要孩子乐观

        就要让他在挫折中看到希望

        很久前看过一则TED演讲:

        美国教育专家丽塔·皮尔逊,为了了解学生基本状况做了一个20道题的小测验。

        有一个孩子错了18道,丽塔在他的卷子上写了个“+2”和一个大的笑脸。

        孩子不解地问:“老师,这是不及格吗?”

        丽塔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给我一个笑脸?”

        “因为你在进步啊, 你还对了两个现在你再看看卷子,是不是可以少错几个呢?”

        孩子说:“是的,老师。下次我可以做得更好。”

        丽塔说:“-18”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打击,但是“+2”则意味着“我没有那么糟。”

        这个小故事让我感动许久,每个孩子,都难免会犯错、会失败、会遭遇挫折,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尽量避免用某一个错误定义孩子,最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惩罚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放弃和打击。

        即使是一个差生、一个总爱闯祸的熊孩子,我们也要让他看见可以改变现状的希望。

        正如丽塔·皮尔逊老师在演讲中说道:“教和学,应该是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如果我们的孩子都不害怕接受挑战,不害怕思考,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强大。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都需要大人的鼓励,需要能理解到联系是种强大力量的大人的陪伴,需要大人们相信他们能做到最好。”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给予他恰如其分的鼓励,才会让孩子客观地正视挫折,并且在失败中学习。

        03

        把孩子从挫折的消极情绪中拯救出来

        英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意思是指,事情既然不可挽回,就别再为它苦恼了。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意义深刻,人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是可以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吸取教训,重新出发。

        教育遇到挫折的孩子也一样,再多的责备也无法改变眼前的事实,我们应该和孩子讨论的是:如何解决?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孩子的心态,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消极,一面积极,我们无法抹去消极、低落的情绪存在,却可以通过支持、鼓励和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尽快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

        我们可以走到孩子身边,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牛奶打翻了,你也很难受,妈妈理解你......”

        接着教孩子去弥补,承担责任,这个过程,陪着他一起去面对。:“每个人会做错事情,妈妈也会不小心打翻的,我们现在来把地板收拾干净,一会再去买个新杯子......”

        等一切结束,再来提醒孩子下次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就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接受现实——承担责任——汲取经验,面对挫折和失败,多几次这种流程,就能不断引导孩子从积极方面看待事情。

        当孩子乐观自信,一切才会充满希望。


分享到:
上一篇:不想孩子被毁,请拒绝“奶奶式教育”,这些忠告请牢记下一篇:小学教师:这25个经典题型让孩子掌握奥数思维
相关分类
  • 孩子明明天天在学习,为什么成绩不好?原因及解决方案

    孩子明明天天在学习,为什么成绩不好?原因

    5 人关注

  • 你信不信,小升初这几件事没抓好,到初中每晚都得熬夜到十二点! ...

    你信不信,小升初这几件事没抓好,到初中每

    10 人关注

  • 每日技巧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母题解题大招

    每日技巧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母题解题大招

    15 人关注

  • 老教师梳理: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母题分类训练,举一反三必练 ...

    老教师梳理: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母题分类

    11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怎么抓成绩?数学主要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一年级数学怎么抓成绩?数学主要培养孩子哪

    9 人关注

  • 为什么初二是中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

    为什么初二是中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

    10 人关注

  • 数学老师: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核心母题),吃透赢在起跑线 ... ...

    数学老师: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核心母题)

    12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总复习,直击考点

    一年级数学期末重点总复习,直击考点

    18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吃透8道应用题母题,95分以上没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吃透8道应用题母题,9

    14 人关注

  • 一年级数学12大母题攻略

    一年级数学12大母题攻略

    23 人关注

客服热线
137-1807-5123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8号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2楼

PKVPK是一个服务学生群体,集文化、体育、思想赛事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专注于激发孩子们在文化、体育、思想领域学习的内驱力,帮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学霸!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PKVPK竞赛网 ( 京ICP备17030914号-1 )

GMT+8, 2025-5-11 20:26 , Processed in 0.096777 second(s), 19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