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基本情况 目前家庭常住人口:妈妈,姥姥,哥哥(7岁3个月),妹妹(4岁5个月),爸爸长期在外地出差,2-3个月回来一次。 哥哥上小学二年级,妹妹幼儿园中班,妈妈在设计院工作,姥姥自从退休后一直在帮忙带孩子(7年),姥爷在老家上班还没退休。 妈妈和姥姥在外人看来都属于特别温柔的性格,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之后,特别是哥哥上了小学之后,脾气逐渐暴涨,经常失控发飙,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哥哥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写作业总是边玩边写,专心十分钟可以做完的功课,经常要花2小时,妈妈尝试各种方法都无果,姥姥也会因此经常教训哥哥和妈妈,这个问题已造成严重的家庭冲突。 妈妈:从我5点20到家,到现在快4个小时,哥哥只写了口算和数学卷子,其他全都没写,我和姥姥中间提醒过他很多次,也问过他作业都有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完成,他都无视。之前定好了每天9点半关灯,现在马上要到关灯时间了,他的语文作业还一点没写,而且他也一点要写的意思都没有,我决定不再督促他完成,如实的告诉老师他没有完成作业这个情况,让他尝到不写作业的后果,专家你觉得可以吗? 专家:如果其他方法无效,可以采用自然后果的方式。但“自然后果”不宜经常用,这次既然决定用一次,一定要让它充分发挥效果。建议引导孩子对“未完成作业的事实”好好反思,或通过家庭会议形成相应的规则,避免下次出现类似情况。 妈妈:睡前哥哥主动找我问:“妈妈,我每天都弄这么晚,也没玩的时间,也没时间讲故事,我很不开心”。 我问他:“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今天只写了1个小时作业啊,其他时间都在玩啊。你玩的不痛快吗?” 他说一点都不。 我问那是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都是在书桌前边写边玩的。我说哦很抱歉,你玩得不痛快,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明天有更多的痛快玩的时间呢?他想了想,说不能边写边玩,但是不知道怎么能做到。 我说妈妈有个办法,你要不要听听。 他说好。 然后我建议他明天放学回来先把书桌收拾干净,只留要写的那一科作业,然后尽你最大的努力去专注一次,我帮你计时,咱们争取一次比一次专注的时间长点。他欣然接受了,期待明天的改变。但是也得做好准备他明天又反悔了。 专家:挺好,妈妈引导得很到位,孩子也开始懂得反思了。只有在平和的氛围里,孩子才会反思。 妈妈:但是明天长期出差的爸爸要回来,感觉明天很难专注写作业 专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爸爸的回来吧。也可以提前跟爸爸沟通一下,做个预案。 妈妈:关于昨天的作业风波,我有仔细反思。然后今天告诉自己,目前不要太过于着急解决哥哥的作业拖拉问题,而是记住自己的初心,希望能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希望自己的情绪能很好的控制,也希望孩子能正确的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懂得正确处理问题,把关于作业的期望值放低,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不着急不焦虑。 专家:是的,在解决具体问题之前,更重要的是解决心态的问题、关系的问题。 妈妈:本来知道孩子爸爸今天出差回来,我还有点担心,因为他的脾气很急躁,而且不允许孩子有侵犯大人权威的做法和言论,经常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情绪不好而大吼孩子,还特别的偏袒女儿,再加上他长期出差,不知道孩子的作息和最近的情绪状态、生活状态,我本来特别担心他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挑战。 但是后来想想发现自己错了,我应该拿出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他的回来,把他当成战友,期待他的合作,相信他的努力,一起做出改变。 妈妈:今日自评满分,也给儿子打满分。 今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家,因为担心爸爸出差回来了,儿子想跟爸爸玩闹情绪不写作业,结果到家之后发现,儿子不仅在写作业,还按照昨天我们的约定把书桌收拾的干干净净,只留下目前在写的作业。 了解了一下今天的作业情况,我顿时觉得头疼不已——预习单2页,书上的生字+书写练习,2篇家默,2篇200+的写话,数学口算,1页习题,英语2页习题。 这个作业量有多大,我心知肚明,按照以往的速度,没4个小时绝对写不完,再加上中间的休息,闹情绪,今天绝对完不成了。可这就是孩子必须为昨天的作业未完成承担的后果——他答应了语文老师今天补上所有的作业。。 深吸一口气,开始稳定我的情绪,先尽量努力,能完成多少是多少。 看着儿子一口气写完数学习题,口算,英语习题,还没到吃饭时间,我问儿子,爸爸还没接妹妹放学回来之前,我们再写一样作业怎么样?儿子面露难色,说饿了想吃饭。 有了昨天的教训,我不再坚持,我说好吧,那我们吃完饭再来专心写吧,儿子竟然主动的说,好,吃完饭我休息10分钟就来。 正说着,爸爸接妹妹回来了,还给儿子带来了一大盒乐高玩具,是他心心念念的月球探测车,我心想坏了,这下更写不成作业了。 儿子马上就要去拆玩具,饭都不吃了,我拽住他,告诉他,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拼好,今天恐怕我们没有这么久的时间。儿子说,我只把包装拆开,绝不玩,我说好,我相信你,儿子果然拆完包装,就去吃饭了。 饭后,他问:“妈妈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我们说好了饭后休息10分钟再去写作业,我想这10分钟去拼乐高”。我其实是不想他今天玩乐高的,因为这个很难短期完成,我怕他拼不完会吵着不想写作业,于是说:“10分钟是拼不成什么东西的”。 儿子说:“没事,我到时候就回去,拼不完也没事”。我说好吧,那咱们说好了到时间一定回去哦,他说好,并邀请我一起帮忙找零件。 10分钟之后,儿子如约回屋,而且快速且特别认真的花了30分钟完成了平时要1小时写完的书上的生字和习字练习手册。 去休息的时候,他说有点累了,想休息15分钟,我说没问题,只要你能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回来写作业就行。15分钟到了,他正在拼的一步还差2块积木没有组装,他满眼期待的望着我,问我可以拼完这两块吗?我说好,然后他拼完,高兴的回屋了。 回屋我问他想写哪一样,预习单,家默,还是写话,儿子突然情绪变的有点暴躁,怎么还有这么多,我不想写了……看着他要闹情绪,我赶紧调整策略。 “妈妈猜你一定是累了对不对?”儿子点头,“你之前写习字练习写的很好,比平常都快很多,我相信按照这个速度今天一定能完成作业”,儿子还是为难,我说:“妈妈陪你一起做这个预习单吧,你有不会的,今天不用自己查字典了,妈妈今天当你的字典,告诉你,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情绪缓和了很多,开始去写了。这次写完预习单,他大大的休息了一场,因为能看出来他是真的累了,玩了整整30分钟的乐高,正好搭好了玉兔号月球车。 后面是最头疼的2篇写话,2篇家默,(有一篇是补写昨天的作业)。开始写的时候,因为已经接近9点,我知道他一定很累,而且本身他对写话就有畏难情绪,这中间无数次的闹脾气,但是都不是大闹,很好哄,累了我就帮他揉揉小手,然后一直陪着他,鼓励他。 为了帮他加快速度,我让他先口述完,我帮他打印出来,他直接抄上,但是即便这样,他还是写了整整1小时,中间休息了无数次让我揉揉手,写到后来已经直打瞌睡了,我毅然决定,不能再写了,于是跟他商量好明天早叫他起半小时,把剩下一篇日记抄上,就哄他睡觉了。 总结:今天发生的事情特别感慨,深刻的体会到有一个好的情绪有多重要,即使最后没有完成作业,我也一直在表扬他,因为他今天真的进步很多很多,能按约定时间回屋,比平时更专注的书写,有了情绪知道自己深呼吸调整,主动找我要抱抱缓解压力。我自己情绪也一直调整的不错,给自己点个赞。 今天儿子无数次的问我,我今天这么认真写作业,是不是能有一大段自由时间,我心里知道不太可能,但是又怕告诉他事实打击他的积极性,我就一直鼓励他,妈妈觉得你今天进步特别大,有哪些地方做的很好,如果以后我们都能这么快的写完,一定能有很多娱乐时间。 希望明天我和儿子都能继续保持。今天心情超级舒畅。 专家说: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解决孩子的任何问题(尤其是作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家长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然后在平和的氛围里,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最后再协助解决问题。 同时,保持合理的心理预期。当孩子出现“懈怠”时,先沟通、探索原因,再专注于解决问题;当发现孩子在认真努力时,及时给予鼓励,哪怕仍然做得不完美,也肯定孩子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