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很多专门的研究已经证实过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用什么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更加的深远。 美国教育部就曾经做过一个叫做ECLS的大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 这项研究跟踪了2万多个全美随机挑选的孩子,主要是为了记录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业成绩,与此同时也收集了孩子的其他资料,像是家庭结构或者是平时是否看电视等等。 通过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和科学测量之后,研究者也根据数据得出了一个颠覆所有人认知的结论。 01.用6年的时间跟踪20000个孩子,孩子学习的好坏,关键看8件事 1、父母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 2、父母有更高的经济地位。 3、母亲在30岁或者是30岁以后生下的头胎,母亲生育晚的话,也就意味着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也有可能会具有更好的条件和意愿去照顾好孩子。 4、孩子出生时体重过轻。 5、父母在家里讲英文,在美国的这项调查当中,有为数不少的孩子都是来自于低收入的移民国家,讲英语的话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与此同时有更好的社会地位。 6、孩子是被收养的,被收养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在胎儿时期或者是新生儿时期都没有得到更好地照顾。 7、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合会,平时多跟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般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8、家中有很多藏书。 其实从得出的数据当中也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得出来,父母的教育手段对孩子的成绩影响并没有特别的大,像是父母有没有给孩子全职的照顾,又或者是有没有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多陪孩子看书等等。 真正影响孩子成绩的是父母的本身。 这也就意味着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父母本身对于教育的认知都会在生活当中通过点点滴滴传递出来,而这些教育理念才是影响孩子成绩的关键。 其实有的时候身在普通家庭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和决定的,就比方说基因即便是知道基因是知道基因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商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任何方法改变它。 像是生育孩子的年龄以及孩子出生时的体重,也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我们能够做得非常的简单,就是接受不能改变的,然后为那些可能变得更好的东西而努力,就比方说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尽力的去提升自己。 在积极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向孩子传递出一种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会更加的容易进步,对孩子的成绩也能够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工具,与此同时也能够通过谈吐去展现一个人的教养以及气质,所以说学会讲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彼此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老师,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学习更好的话,本身就应该塑造一个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 02.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这句话?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提供上千万的学区房,也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出入的豪车,但是给孩子提供100全是好书的书架,完全可以做到。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给孩子带来多么多的有价值的书,但是也可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提供一些好书,如果孩子把读书当成终身爱好的话,那么将来至少也是一只有追求的托尔斯泰也曾经表示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其实就是在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为有利的方法。 或许我们并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只要肯陪着孩子一起提升一起努力的话,总能够遇见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