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孩子终究是要面对未来的,所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当然习惯不是先天遗传,而是靠后天慢慢习得的。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为什么要从小抓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古代也早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曾经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一名记者问他:“您认为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竟然说:“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的观察大自然。”是不是觉得这位老人回答得太简单了?其实细细分析,却非常有道理。比如"东西放整齐"这个好习惯就会给一生带来高效率,一切用品放置井然有序,想找一本书,想找一个用品随手拿来,不会多浪费一秒钟,效率自然是高的。每天如此、每年如此,人生这部汽车肯定会跑在众人之前,从而达到诺贝尔的目标。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有这样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这足以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低年级学生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低年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习惯?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儿童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关于注意力 以一年级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20-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每堂课是40分钟,而教师在这40分钟里就不会要求孩子只做一件事情,基本上是一边讲、一边写、一边画,再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这都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的。所以作为家长,在家里千万不要让孩子写一个小时的作业。建议当孩子写作业之前,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先解决了,比如:喝水、上厕所……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正式开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轻易打扰孩子。 关于阅读 关于阅读方面,家长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给孩子买了好多书,他就是不爱读怎么办?其实面对这个问题,家长也要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我们如果想让孩子爱上读书,除了老师的引导以外,做父母的能做的也有很多。在这里有两个小建议:第一,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环境。第二,做阅读榜样。 时间观念 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时间习惯,等他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到初中、高中以后,都会很好的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运行。此时的家长一定会相对轻松一点,少一点操心。所以,家长要高度重视小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时间观念的养成。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习惯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不能够持之以恒,比如有的家长今天定了一个时间表,明天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后天带孩子一起出去吃饭……家长的作息是乱的,孩子的作息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优秀的孩子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父母在家里经过一定的教养训练形成的。不要光看到哪个孩子成绩好,要看到父母在后面做了哪些事。 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是现在做家长的一个难题。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逐步减少“陪”的时间。孩子独立做作业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家长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如果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为1个小时,你在一个月之内,就陪孩子1 个小时,下个月就陪他半个小时 ,第三个月降到开始让他独立地做作业。这样慢慢放手,逐渐锻炼。 第二,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其实孩子并不希望家长坐在他身边,坐在他身边反而会给他造成压力,使本来会做的题忘得一干二净。 第三,增强孩子做作业的信心。孩子写作业离不开家长,很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所以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诸如“你能做好”、“我们相信你”等,树立其自信心,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第四,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孩子有不会的问题,会向家长寻求答案,但家长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当孩子提问时,你应该说,“你说呢”“你想想看““再想想看”……如此一步步引导,而不要急于告诉现成答案。即使孩子经过思考后的回答不正确,不符合事实,那也要以赞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去欣赏孩子的思考之果。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才会活跃,才能享受到思考带来的乐趣,才能更好地独立完成作业。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点点滴滴都是孩子成长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当他们取得了点滴进步时,只有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才能激发孩子在书写上更大的兴趣。 研究发现,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其实,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天到40天。总之,时间越长,习惯越牢。所以,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着急,要一点一滴地坚持,只要不动摇,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止,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坚持,习惯就养成了。 |